复旦、同济招办主任2017新高考志愿填报权威解读

复旦、同济招办主任2017新高考志愿填报权威解读

  作为国家确定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之一,从2017年开始,上海秋季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另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六门学科任选三门参加高考,同时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高考综合改革在招生录取环节的操作指南和重要依据,《上海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今天(3月17日)正式公布。《实施办法》有哪些要点和亮点?新高考模式下,填报志愿该注意些什么?本网记者近日采访了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和同济大学招办主任廖宗廷,由他们来作权威解读,并为考生支招。

  新模式给考生更大的选择空间

  在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看来,在新高考模式下,新的填报志愿方式,即保留了传统填报方式的优点,同时比传统“3+1”的模式带给考生更大的选择空间。院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门类或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六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中提出科目要求,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只需要满足其中任何一门要求即可报考,考生的选择权显然更大。

  那么,在新高考模式下,如何才能报上最适合自己的志愿?对此,丁光宏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考生应当审视自己,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想清楚未来自己适合干什么事;其次,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大学和专业的基本情况,适度听取父母师长的建议;最后,合理评判自己的实力,根据实力注意避开竞争的“大热门”。

  他同时强调,考生应将自己的长处与学校所能提供的优质资源,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而不要拘泥于一时的所谓“热门专业”,“这些年,我们见到太多的例子,所谓的‘冷门专业’在十年后变成‘热门专业’,所以千万不要一根筋、一窝蜂地去报金融、经济等专业”。

  最后,丁光宏还特别提醒考生及家长,在临考阶段,最重要的是不受干扰,调整好自己的节奏,力争以最佳状态备战高考。“考生复习迎考就如同运动员上赛场,一旦节奏乱了,只会得不偿失”。

  填报志愿就像“谈恋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在同济大学招办主任廖宗廷眼中,通过新高考模式招进来的学生学习目标性可能会更强。廖宗廷打了一个比方,填报志愿就像“谈恋爱”,既要你喜欢我,又要我喜欢你。如果你不是真正喜欢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就算你考进去了,也未必能发展得好。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专业有真正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从而才能取得成功。

  廖宗廷特别提到,一些考生或家长总有这样的传统思维:觉得考了这么高的分,不去与之相对应的大学,特别是“名校”,那就是吃亏了。其实,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强势专业,也有相对弱势的专业。若将分数用足,去了理想的大学,但去了弱势或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学生也不一定能有很好发展。相反,如果学生看清楚自己是块什么材料,因材受教,反而可能会取得一番成就。“你看很多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院士未必是名校出身,但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专注研究”。

  他同时指出,传统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等填报志愿的思路,在新高考模式下仍然是适用的,考生可以借鉴。

  兴趣要与专业匹配 从“招分”转向“招人”

  2017年起,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将在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自主招生等招生环节中使用,发挥重要参考作用。

  在面试环节,廖宗廷建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中的亮点应尽量要与所报专业吻合,“如果你有生物方面的特长,但你报了建筑,很可能会输给在艺术修养、绘画创意和设计方面表现出闪光点的同学。若你报生物、医学等专业,可能优势就很明显了”,廖宗廷表示,“学校招生也是有目标的,就像谈恋爱一样,学生应拿出‘我喜欢你’的依据来获得面试官的青睐”。

  廖宗廷就遇上过这样的事,一名学生在招生面试环节中口若悬河地表达自己对建筑设计行当的喜爱,当面试官请他具体谈谈世界和上海著名的几个建筑时,这个学生立马“露馅儿”——他对建筑专业的喜爱,仅仅是为了考上同济建筑专业而产生的“伪兴趣”。

  丁光宏坦言,复旦一贯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更符合复旦的通识教育理念。因此,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面试中将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他举例道,一名学生进入面试阶段后,他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会自动进入复旦大学,面试官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名学生高中三年的综合素质表现,“如果这名学生兴趣广泛,参加了很多社会实践活动,甚至有一些小发明、小创造,那他肯定会比那些大学期间只顾埋头‘刷题’的学生更有希望录取”。

 

  两位高校招办主任还不约而同地提到,新高考模式下,上海的高招将实现从“招分”向“招人”转变,在“招人”的过程中,由于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中体现的是一名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和创新实践的过程,因此招生将从以往的“结果导向”转向“既看结果、又看过程”。与此同时,新高考模式在给考生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给教育提出了新课题。“高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建设未来将越来越重要,一旦专业没有好好建设,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或是就业不畅的话,考生自然不会选择报考该专业”,丁光宏如是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