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志愿填报误区多,专家建议能避则避
2019高考志愿填报误区多,专家建议能避则避
2019高考志愿填报在即,志愿填报专家总结了往年大家容易出现的问题,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误区1:认为平行志愿可多次投档,没有先后顺序
对策:把平行志愿政策研究透
分析:平行志愿的特点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多次检索、一次投档”。
平行志愿,只享受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考生被投档,即使被退档,也不能再投到本轮投档的其他高校。
平行志愿填报高校也有先后顺序,并且平行志愿的投档是在分数优先的前提下遵循志愿顺序进行的。投档时,电脑从考生第一志愿高校开始检索,如果考生第一志愿高校报“低”了,即便后面还报了与自己分数相当的“高”校,则也只能“优先”被第一志愿的“低”校录取了。
 
误区2: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对策:别冷落了招生章程
解析: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误区3: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
对策: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都要拉开梯度
解析:志愿梯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专业志愿梯度。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全国来讲基本分两种情况:
1、实行平行志愿的地区: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但也不是不考虑,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建议考生对照往年的分数,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学校要填一个保险系数高的。
2、实行非平行志愿地区:把握两个方面:首先,第一志愿最关键;其次,后续志愿基本上应该考虑往年一般报考人数不满并且曾经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
 
误区4:全部填报热门专业
对策:“冷热”专业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解析:在填报志愿时,建议考生和家长客观对待冷门和热门专业,科学、理性选择专业志愿,千万不要跟风选择、随波逐流。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误区5:只凭专业名称来选择
对策: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如课程设计、就业去向等
解析: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误区6:不服从专业调剂
对策: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应该统筹考虑
解析: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你被调剂到的专业极有可能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一般是比较冷门的专业。
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存在退档风险。
 
误区7: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对策:警惕“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
解析:平行志愿填报虽然减少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同样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3、志愿没有梯度的风险。
 
误区8:选专业时不考虑兴趣和特长
对策:选择专业要扬长避短
解析:在选择高考志愿时,要考虑考生的自身特性。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误区9:志愿填报是家长的事
对策: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
解析: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父母毕竟阅历丰富,有社会经验,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也完全应该。但是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误区10: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数来报志愿
对策: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解析: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
考生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误区11:  等成绩出来后再考虑
家长心理:填报志愿很简单,无高考成绩没法填,成绩出来后再关注。
目前国内大学2800多所,孩子的成绩区间可以报哪些学校,家长必须要有很好的了解。还有就是孩子报什么专业比较合适,这些专业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内容、就业前景、以后发展的方向,这些需要家长提前准备,据我所知高考出成绩之后到正式填志愿这个时间段很紧张,到那时再考虑这些问题是不是太晚了。
 
误区12: 顺序志愿思维—过分看重第一志愿
之前的高考志愿是顺序志愿,第一志愿非常重要,如果想上的学校没有填到第一志愿是很难被录取的。
而现在的志愿规则是平行志愿,是位次优先,遵循志愿。按全省的进行排名,按位次检索到你,你的12个志愿都有机会被投档。填志愿时要拉开梯度,做到“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专业优先除外)。
 
误区13: 只求名牌大学,忽视专业
志愿的填报要重视专业选择,不能忽视孩子性格、兴趣与专业的匹配及专业选择与就业的前后衔接。名牌大学也有不是很突出的专业。不是太好的大学可能有很多专业在学科排名中名列前茅。
 
误区14: 专业望文生义 不知其“里”
生物科学:研究自然界所有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偏重培养基础扎实,理论研究型人才。
生物技术:对微生物、动物、植物体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偏重培养应用型研发人才。
生物医学工程:综合工程学、医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二发展起来的交叉边缘学科(对医院使用设备的研发、设计等)。
以上这些专业看上去很相似,但所学内容和以后就业方向有着很大的差距,作为家长要认真区分。
 
误区15: 仅用分数去参考 忽视分差和位次
每年高考难度、招生计划数等因素导致高考分数分布情况不一。所以只用分数来做参考是不准确的。举个例子:山东的高考。2017年文科本科资格线为483分,2018年文科本科资格线为505分,如果用18年的成绩对照17年做参考是不准确的。要重视分差和位次的。
 
误区16: 无视平行志愿录取风险
有的家长认为平行志愿都可以报考成功,其实平行志愿也是有退档风险的。详情看我之前发表的高考理科600多分竟然落榜,了解高考录取规则中的那些坑。
 
误区17: 本科批次合并,加大填报风险
现在很多省份在高考录取中将本科批次进行合并,取消了之前的一二三本。那么很多学校层次家长就不好区分,那些是公办?那些是民办?学校到底是怎么样的。
高考志愿不能儿戏,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上一个满意的大学。欢迎大家咨询我有关志愿填报的问题。
 
误区18:  高考填报志愿只考虑就业因素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考生都会倾向于家长的要求去填报那些非常容易就业的工作,把就业排在第一个位置。就算是能上好大学,却舍弃上好大学的机会,选择差学校的好就业的专业。这其实是非常大的误区!
一般来说,专业没有好坏,如果有可能的话,小水建议考生尽量把好大学排在首位。比如读一所211大学的普通专业可比读一般大学的王牌专业好的多,不仅学校的质量度要高很多,而且就业方面211大学更有优势。如果不是特别讨厌的专业,尽量选择好的大学。当然,如果选择的专业还是自己热爱的,那就事半功倍了!
 
误区19:  高考志愿填报不服从专业调剂
一般来说报考的志愿有很多个,有分数线偏高的大学,也有保底的大学,但是很多考生不愿意服从专业调剂。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选的专业如果没有被录取,肯定会调剂到一个非常差的专业。
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报考人数过多的话,分数线肯定会上涨,而相对其他没人报考的专业就会偏低。如果你的分数刚好够一个211大学的最低投档线,但是你报考的专业分数没有达到,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的话,就可以调剂到其他专业,否则就会被退档,转向其他的更低分数的志愿。
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很可能因为没有服从调剂而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所以考生对服从志愿要慎重,若是你喜欢的大学,服从调剂是必选的!
 
误区20:  热衷报考热门专业,忽视冷门专业
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只是相对的,今年是热门专业的明年兴许就不是,就算最近几年都是热门专业,到你毕业的时候也许就成了冷门。而且热门专业如果毕业生太多,找工作供过于求,找工作也成问题,这个时候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倒是成为公司争抢的对象。
在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高考志愿填报上,建议考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只要是你的兴趣所在,不论是热门还是冷门,你肯定都学的不差,将来毕业找个好工作也是轻而易举!
 
误区21:  忽视“大小年”,只想报考211或985大学
“大小年”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在每年的高考招生中都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某个学校招生人数起伏太大,前后相邻的两年出现很大的反差。若某年报考该校的人数远远超出该校的计划人数,导致该校当年的录取分数线虚高,这就叫“大年”;而由于某年分数虚高,导致下一年没人报考,分数线爆降,这就是“小年”。
如果去年的时候刚好碰到一个211大学的“小年”,考生没有经过仔细分析就盲目的报考,有可能和其他人一样,突然暴增的报考人数,使得该校的分数线又升起来了。这样只能白白浪费掉一个志愿。所以去年的分数线是个参考,但不能盲目迷信,近几年的分数线也看清楚,综合处理一下才好!
每年都有因为不服从调剂、盲目报考热门专业、乱报考志愿的考生存在,导致很多人没有学习上。如果你今年考的分数有点低还想上一个好大学,尽量以录取为第一原则,避免热门专业的报考。
 
误区22:只填报一所学校,或者只盯一个专业
正解:好学校很多,相近的专业也不少,多填报一些才能给孩子更多的机会
笔者见到过一些家长,在指导孩子的志愿填报时,只让其填报一所学校,而且只写一个专业,还不允许调剂。
笔者认为,这种看似非常有远见或者个性的填报方式,是拿孩子的人生和前途在开玩笑。这本身就是孤注一掷的做法。
笔者知道一位家长,只想让孩子读临床专业,而且只想读河南一所大学的临床专业。虽然分数过了该校的投档线,但是,不允许调剂,最后被学校退档。
 
误区23:追求完美,不想浪费一分,志愿之间无梯度
正解: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才是最重要的,不同志愿之间要梯度
现在,有一些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人士声称,可以让你的分数一分不用浪费,进行压线填报。追求一种看着让人感觉非常内行的做法。
一个学校的录取线是499分,如果他们指导的学生刚好这个分数,刚好被录取,就会成为他们宣传的由头。其实,高考的分数线每年都在变动,人数也在增减,计划也在调整,想一分不浪费的报考,一方面不容易做到,另一方面还在冒着非常大的滑档风险。
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在自己分数的基础上,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倾向特点的学校才是最好的。
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可以使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原则。
 
误区24:不研究高考政策,凭经验填报
正解:及时关注官方高考信息,全面了解高考志愿填报政策
现在,有关高考政策、规则的发布途径非常多,但是许多家长有时不重视,有时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得到一些不正确的消息,影响了孩子志愿的填报和录取。
这里,我们强烈建议家长一定有及时关注高考信息,并正确选择使用网上的信息,这些网站的信息才是官方的信息:阳光高考网,各省级招生办(考试院)网站,各院校的官方网站。
通过这些网站,可以了解每一所院校的高考政策、规定,招生计划,还包括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
 
误区25:要等到高考出分以后再考虑报志愿
正解: 高考志愿填报准备,可以在当年春节后开始
很多省份的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都定在了出分以后,因此很多考生、家长甚至学校老师都认为等到孩子的高考成绩出来,分数尘埃落定,再有的放矢,量体裁衣的填志愿,对于提交志愿的时间来说,确实不晚,但是,在短短几天时间,匆匆决定孩子一生中大事情,确实草率,非常的不可取。
现在高招政策每年都有挺大的变化,招生规则比较复杂,我们的孩子,学习十二年,通过高考,走进大学,未来要读大学的城市,学校,专业,对他的一生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三几天就闭门决定了呢?短短几天时间要收集分析大量信息,弄懂录取规则,报好志愿实属困难!
现在,许多地方的高中学校己经开始实行3+3的选科模式,这样的话,从一入高中就开始考虑就不为早。至迟,到高二下学期,高三上学期,或者高考当年的春节之后,家长和孩子就要对这事重视起来,并且着手规划,并有具体的行动。
 
误区26:只凭学校(或专业)名称来选择
正解:一定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
近年来,许多院校进行了校名变换,一些本是名见经传的学校改成了一些高大上的校名,学生在报考时,一不小心,就可能选择这些学校,和自己的考分不相称,着实让人感觉可惜。
去年,在南方一些省市,因为本科批合并,一些考生有着一本的分数,却报了原本的三本学校。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好好了解学校情况。
同样,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也不能只看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一些带计算机字样的专业可能是数学专业。而且,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同时,在不同的学校,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误区27:好学校里一定都是好专业
正解:不要过分迷信“名校”,一定要选适合考生的专业
前年,笔者一位朋友的孩子参加高考,孩子的分数能够进入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但是,不能就读好的专业。而学校校长和老师都赞成他报北京大学,孩子也对老师的劝说有些动心。最后,朋友听从了专业人士的建议,不让孩子报考北大,而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
虽然上海交通大学也是985名校,但是肯定在名气上不能和北京大学相比。
这位家长之所以最后放弃北大,原因就是去了北大并不一定能读上好专业,好的专业更决定孩子一生的方向。
同样,去年也有一则报道,云南的高考理科第一名,没有报考北大,也没有选择清华,而是选择了四川大学的华西医学院。这也说明,专业,有时对考生的影响更大。
 
误区28:不服从专业调剂
正解:服从调剂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可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
笔者认识一些专业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对于这一个问题,大家也是区别对待的:
当考生的分数非常高时,不上北大就上清华,不上浙大就读复旦,而且进入每一所校,分数都是非常的占优势,在这个情况下,当考生不填写“服从专业调剂”,风险不会太大。因为有时候学校自己预留的机动指标,或者有的学校公开承诺不退档。
当考生的分数不高,能就读普通的一本学校时,这时,最好填写“服从专业调剂”,以防止专业分数线较高,被学校退档。
当考生分数可到一本线时,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尚能接受的非热门专业,考生可以不填写“服从专业调剂”,如果被退档,可以在二本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
 
误区29:认为平行志愿没有填报风险,万无一失
正解:“投档后又被退档”是最大的风险
志愿填报存在一定风险,主要有:投档后又被退档的风险、定位不准确的风险、志愿没有梯度的风险。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在105%以内,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
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到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录取满额;填报专业志愿录取已满,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超年龄(军校、公安、司法类学校),加分没有起到作用。
当然,现在有许多重点高校实行“进档即取”的原则,那么,只要分数达到投档线,服从专业调剂,就不会退档。
 
误30:填报志愿是家长的事,孩子只负责学习就行
正解:志愿填报是一件大事,家长要积极参与,决定权应该在考生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尚小, 年幼无知,完全没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在高考报考这件大事上,很多家长就大包大揽,越俎代庖,把志愿填报的工作完全揽过来自己做,忽视孩子的想法。
高考决定着近千万考生的命运和前途。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每年,都有高校学生因为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或者学校而退学的报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当初报志愿时,家长自以为是,而没有想到孩子的兴趣和追求。
 
所以,考试分数高低那是学生的水平问题,报的好优那可不只是学生的事了,作为家长,在孩子高考志愿填报时,责无旁贷,要起到支持、引导、总揽大局的作用。家长要积极参与,但决定权应该仍在考生。
高考是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时刻,是一个家庭的重要事件。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认真的操作,亦是一种着眼未来,意义重大的事情。
许多人一生中经历高考的次数非常有限,不论是考生自己,还是家长,在志愿填报时,一定有多学习,交流沟通,全面的获取信息,小心细致,失误非常容易避免。
相关内容